淄博市发生本轮疫情以来,按照上级党委部署和属地管理要求,在齐鲁医药学院党委的坚强带领下,全校上下众志成城、共克时艰,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力量,筑就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快速响应、主动作为,立即启动了《齐鲁医药学院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方案》,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。
加强宣传力度,积极正向引导。通过图文的形式,向学生介绍学校防控部署,使全体学生知晓、理解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,同时也分享了疫情期间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,引导学生乐观应对学习、生活,积极面对疫情带来的压力。先后开展专题一《别怕,谈球吧在—疫情防控心理知识》提醒学生面对猝不及防的疫情,在做好科学防护的同时,也要做好心理上的“防疫”,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时强化,筑牢心理防线;专题二《看这里,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方法》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,积极主动调整生活规律,科学认识疫情,科学面对疫情,合理认知、有效架构疫情防控知识体系,避免信息过载导致的心理负担;专题三《疫情期间处理好宿舍关系》号召学生积极维护和谐友爱的宿舍人际关系,成员之间相互理解、有效沟通,理性面对群体生活节奏的变换,推动群体力量、集体认知的变化,避免长时间相处可能引发的矛盾;专题四《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指南》向学生提供了几种心理调适方法,通过形式多样的放松训练帮助自己面对当下的生活,减轻心灵的负担。
召开主题班会,培树心理健康意识。为安抚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所产生的负面情绪,辅导员第一时间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,向学生介绍当前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,引导学生充分、自主理解防控政策制定的依据,宣传科学防疫的必要性,同时介绍了疫情可能引发的心理问题,全力降低学生产生负性情绪压力的可能,帮助学生合理关注、有效生活,避免聚焦偏移导致学生关注自身情绪引发的更严重的负性体验,帮助同学们提高心理健康意识,树立正确的疫情防控观念和心态。
关注重点人群,精准对接服务。结合入学后心理普查情况,重点人群重点关注,发现问题及时介入。结合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体系,从宿舍-班级-二级学院-学校四个层面逐级构建和完善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制度,积极做好高危人群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,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开展线上培训,科学高效工作。学校加强对辅导员进行疫情期间学生心理专题培训,帮助辅导员进一步强化疫情期间学生心理状态的把控,学校组织校内校外专家开展线上讲座。分别从学生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、如何上好“心理主题班会”、辅导员的心理健康、当前疫情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心理教育工作等方面,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进行讲解,强调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进行分类关注,做好学生日常心理关爱,加强心理帮扶。
开通服务渠道,全天候提供服务。疫情期间,心理咨询服务改为以线上咨询为主,24小时为师生提供服务,有需要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支持热线或QQ的方式进行咨询。对情绪波动强烈,线上咨询效果不明显的同学,老师们深入宿舍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,帮助他们尽快稳定情绪,度过这个特殊时期。
营造轻松氛围,开展“花式”解压。通过书法绘画、健身训练、手工编织、琴棋书画、音乐舞蹈等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,引导学生科学应对疫情,积极调整面对封闭管理带来的负面情绪,消除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,增强学生情绪管理、压力疏导、人际沟通、问题解决等能力,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和接纳改变,放松心情,用和平的心态面对疫情。
疫情防控期间,学校多渠道、多途径、多形式开展心理支持服务,普及科学合理的防控知识,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,减轻疫情对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,为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。(齐鲁医药学院)